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新闻
发布于:2023-11-06 11:11 浏览次数:1043次  字号【 【关闭】
    《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技伦理审查体系进一步健全,向科技治理现代化迈出坚实一步,将有效促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当前,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正加速演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发生深刻转变。科技与经济社会不断融合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结构。同时,面对激烈的科技竞争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需求,强化伦理审查,防范伦理风险,加强科技治理,促进负责任创新已刻不容缓。
    近日,科技部等十部门发布了《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审查办法》)。《审查办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促进创新与风险防范统一,强调底线意识和系统思维并重,突出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结合,将科技伦理要求贯穿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全过程,覆盖科技创新各领域,彰显了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对人类命运的高度关切,体现了应对科技伦理挑战的中国智慧。
    《审查办法》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技伦理审查体系进一步健全,向科技治理现代化迈出坚实一步,将有效促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审查办法》是我国科技伦理规范体系的重要部分
     科技伦理审查是坚守伦理底线、促进科技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40余载,从初期科技伦理关切的欠缺,到中期倾向于被动式应对,再到近年来的主动和前瞻性研判,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工作适应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对科技的重视逐渐提升,然而由于发展阶段的限制,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尚未形成。一些雏形的法规,如《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在早期科技伦理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进入21世纪初,中国逐步走近国际科技舞台的中央,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步伐不断加快,面临的科技伦理问题也随之增加。在这一时期,国家各层面逐渐认识到科技伦理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法规文件,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等,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指导,并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科技迅猛发展,技术应用日渐广泛,与百姓生活交织紧密。随着社会和公众对前沿科技及其影响的关注不断增加,科技伦理和底线意识增强,科技伦理治理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为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同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将科技伦理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行《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科技伦理治理的目标、原则及要求等内容。与此同时,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逐步构建起我国科技伦理治理法规体系。
      本次发布的《审查办法》,是在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日趋完善的基础上,对科技伦理审查涉及的领域、适用范围、遵循原则以及审查方式等作出更为具体的规定。《审查办法》为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环节奠定了规范基础,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完善科技伦理审查体系,加强科技伦理风险研判
当前,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正日益深度融合,科技进步所带来的风险逐渐增加,科技伦理治理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愈发显著。在我国,医学领域的伦理审查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体系相对完整。然而,随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和加速转化应用,对科技伦理审查的需求日趋强烈,急需建立相应的伦理审查机制。
      《审查办法》强调,对于从事涉及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科技活动,并且涉及科技伦理敏感领域的单位,应设立伦理审查委员会。这一规定明确了不仅仅限于生命健康领域,人工智能等其他领域同样需要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伦理审查,以确保其科技实践的底线和边界。同时,还首次明确将企业纳入监管范围。这一规定较好地适应了科技领域的拓展和创新链条的延伸,标志着我国科技伦理审查规范体系正朝着全面性发展的方向迈进。
科学和技术的探索越前沿,越可能产生重大突破,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审查办法》引入科技活动的专家复核制度,要求对可能带来较大伦理风险挑战的新兴科技活动进行清单管理,并实施专家复核。这一制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在科技活动的早期阶段识别和评估可能带来的重大伦理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涉及到人类基本权利、隐私、社会正义、生态平衡等多个方面。这种制度设计充分体现了将前瞻性风险研判纳入科技伦理审查机制的理念。
构建高水平研究支撑平台,提升科技伦理审查水平。
版权所有 © 乌海市融科连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WUHAI RongKeLianChuang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蒙ICP备2024007569号